香港《稳定币条例》本周正式生效 相关概念股受追捧
随着本周香港《稳定币条例》即将正式生效,港股稳定币概念股周一再度活跃,受到资金追捧。截至收盘,华兴资本控股涨超16%,国泰君安国际涨超9%,OSL集团涨近5%。
今年以来,政策与市场的一系列变化使得稳定币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而事实上早在2014年首个主流稳定币Tether(USDT)就被推出,直到2025年6月全球已有超250种稳定币流通。有一级市场投资机构向记者表示,正持续关注稳定币的最新动态,这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
稳定币概念股受追捧
华兴资本控股今日盘中大涨,最高涨幅18.62%,截至收盘,收报6.74港元/股,上涨16.21%。
作为新经济公司的超级捕手,华兴新经济基金在2018年即参与对Circle的投资,该机构认为,稳定币作为数字金融领域的重要创新,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Circle凭借其领先的技术优势、严格的合规管理和强大的生态构建能力,将进一步成就稳定币行业的领军企业。
在6月底,华兴资本控股曾公告称,董事会决议进军Web3.0和加密货币资产领域,并批准总额为1亿美元的预算,在未来两年期间用于集团发展Web3.0业务和投资加密货币资产。该举动被解读为华兴资本进军加密货币资产领域的重要一步,也是响应香港特区政府近年来推出的一系列支持Web3.0及加密货币资产产业发展的积极政策,以引领创新科技领域的发展。
作为香港首家上市的持牌数字资产交易平台,OSL集团今日收盘涨4.67%,股价报17.94港元/股。据OSL集团官微消息,7月25日,OSL集团宣布已成功完成3亿美元的股权融资,为亚洲数字资产领域迄今最大规模的公开股权融资。资金将用于三大核心方向:1)支持集团战略收购:OSL将持续通过采取一系列战略性组合措施,积极推进全球扩张,比如筹备牌照申领、收购、生态伙伴合作与商业交易。2)打造全新业务规划,包括支付与稳定币业务:加速OSL全球业务和支付网络建设,整合法币、稳定币与主流数字资产,为机构和企业客户提供安全高效,无缝衔接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3)强化集团营运资金:为OSL在业务覆盖的范围与规模方面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
2025年全球稳定币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根据相关报告,截至6月中旬,稳定币总市值已突破2500亿美元,约占整个加密资产市值的8%。这一规模已超过多个新兴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彰显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
在交易活跃度方面,2024年全年稳定币交易额达约37万亿美元,显著高于同期比特币约19万亿美元的交易额。这表明稳定币的角色已从加密资产的“连接器”升级为重要的全球支付基础设施,金融属性日益凸显。
机构看好稳定币前景
上述一级市场投资人表示,稳定币与比特币同属加密货币,但其创新之处在于通过与某一稳定资产价值挂钩(比如美元、黄金或其他法币),以解决传统加密货币价格波动较大的问题。尤其是被称为“稳定币第一股”的Circle的上市让上一轮参与投资的机构有了好的投资回报,现在热度不断攀升。
广发证券非银首席陈福在近日公开表示,稳定币的产业链涵盖发行、托管、支付、交易四大环节,其中发行、支付和交易环节价值含量较高,成为核心投资方向。未来,具备产业场景的企业优势显著,既有大量跨境支付需求,又能通过稳定币提升供应链资金效率。
他也强调,支付与交易环节具备高成长性。支付环节通过手续费盈利,需持有全球支付牌照,国内已有5家机构获得海外支付资格。支付与交易环节直接对接市场需求,在稳定币流通中起核心作用,相关机构将率先受益于行业规模扩张。
民生证券认为,《稳定币条例》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后,蚂蚁集团、京东等大厂依托深厚的区块链技术沉淀和丰富的内循环应用场景,有望第一批获得香港金管局批准的稳定币牌照,构筑实质的稳定币及RWA的相关产业链。
波士顿咨询预测,到2030年,RWA市场规模将攀升至16万亿美元,而稳定币在该领域的渗透率预计将达30%—50%。诸如蚂蚁数科的光伏资产通证化项目、美国RealT的房地产代币化案例,已展示出稳定币在连接虚拟与现实经济中的价值潜力。
华龙证券认为,以港元稳定币为支点,我国参与全球链上金融竞争的通道将更为畅通,持续看好稳定币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意义。
从风险角度看,陈福提醒需要关注“监管政策变化”与“技术安全风险”。稳定币作为新兴领域,监管细则可能动态调整;而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漏洞可能引发短期波动。“投资需聚焦‘合规为先、技术过硬、需求明确’的企业,避开纯概念标的。”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推荐文章
-
韩国股民加码“扫货”A股、港股。 来自韩国预托结算院(KSD)旗下SEIbro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2025年以来,韩国股民对欧元区股票的累计成交额为44.03亿美元,对美国股票的累计成交额为3352.69亿美元,对日本股票的累计成交额为39.18亿美元,对中国股票(包含A股和港股)的累计成交额为57.64亿美元。 以成交额计,中国依然是韩国第二大海外股票市场。 阿里巴巴-W为韩国股民净买入金额最多的股票 7月21日至25日,韩国股民净买入金额排名前十的港股分别为:阿里巴巴-W,净买入2039.12万美元;宁德时代,净买入1794.65万美元;比亚迪股份,净买入723.79万美元;Global X中国核心科技ETF,净买入272.04万美元;小鹏汽车-W,净买入211.87万美元;优必选,净买入146.66万美元;康方生物,净买入109.34万美元;美团-W,净买入98.76万美元;上海电气,净买入87.45万美元;中广核电力,净买入79.80万美元。 阿里巴巴-W连续两周蝉联韩国股民港股净买入榜的榜首。 此外,7月11日至18日、7月19日至25日,康方...
-
据新华社报道,7月28日,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 方案明确,育儿补贴由婴幼儿的父母一方或其他监护人按规定向婴幼儿户籍所在地申领,主要通过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线上申请,也可线下申请,各省份结合实际确定具体发放时间。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也可享受政策,可按月数折算领取相应补贴。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项全国性的重要民生政策,面向育儿家庭全国范围全面直接发放现金补贴,将助力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预计每年惠及2000多万个婴幼儿家庭。 方正证券指出,本次育儿补贴制度落实了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是从全国性的角度出发迈出促进生育的积极一步,未来视政策落实的具体效果,持续的鼓励政策或有望继续推出。 华西证券也认为,未来地方育儿补贴政策在国家补贴的指引下有望持续出台,短期看,育儿补贴直接降低家庭生育成本,提振生育意愿,下沉市场更加受益,利好母婴消费品、月子中心;长期需配套托育、教育...